欢迎来到汕头市进出口商会!
快速注册
关于商会关于商会 加入商会加入商会服务大厅服务大厅

汕货在线网站

网罗优秀外贸出口企业

详细内容
首页>> 外经贸新闻>> 详细内容
企业热盼《食品安全法》颁布
点击次数:1920    发布时间:2008-11-26  
【字体:  

“三鹿奶粉事件”引起各国的关注并引发了各国的连锁反应。新加坡、坦桑尼亚、加蓬、布隆迪等国,均以不同形式禁止中国奶制品进口和销售,马来西亚、缅甸等国紧急召回和销毁来自中国的奶粉。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杨胜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严重影响中国食品的声誉及进口国消费者对中国食品的信心,同时还为一些国家设置技术壁垒提供了借口,未来我出口食品增速放缓甚至下降已成定局。
    
江门市大丰行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健雄告诉记者,“‘奶粉’事件对我公司的食品出口造成了很大影响,目前,东南亚和新加坡市场根本进不去。尽管我们再三保证我们的产品不含三氯氰胺,并出示我国相关部门的检验证明。”“我们采购了你们的食品,摆上货架,百姓不认,导致我们很被动”。长期与该公司进行业务往来的新加坡客商向潘健雄倾诉苦衷。
    
然而,“面对当前的窘境,只有无奈地等待。但是,随着国际上对中国食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的客观对待,而由‘奶粉’事件等引起的不利影响将被消失。不久,上述被撤销的订单肯定会回来。”潘健雄的言语中充满着自信。
    
杨胜军在分析当前出口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原因时认为,安全事件频发不仅有其国内自己的原因,国际国内食品检验标准不一、国际不利环境的影响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国内外标准不一

杨胜军说,一方面,我国农业基础依然薄弱,种植、养殖行业仍延续传统及不安全的食品生产方式,在生产源头存在大量食品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我国食品安全的立法、监管、检测、标准制定和国外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亟待全面升级。
    
目前,国内食品的生产标准和出口食品的标准不统一,国内标准低于出口标准。但出口食品在流通环节无法和国内生产的食品完全区隔开,企业交叉供货造成按国内标准生产的食品流入出口环节,致使出口食品不合格率上升。
    
与此同时,农产品出口企业规模偏小,和建立完整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存在矛盾。从国外食品安全管理经验来看,企业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负担起建立完整的质量安全体系的成本。出口企业需要在上中下游都进行较大的投入,才能形成真正安全的供应链。
    
国际因素推波助澜

在谈到造成未来我出口食品增速放缓甚至下降已成定局因素时,杨胜军分析认为,国际化环境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首先,国际社会对保护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关注与日俱增,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态度是“零容忍”,检验标准越来越苛刻。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中规定的“一律标准”,执行0.01PPM的标准,这几乎是现有农药残留检测水平的极限。“一律标准”规定的限量值比原来的标准提高了50~100倍。这一限量值缺乏科学依据,但迎合了消费者追求“绝对安全”的心理,造成我许多输日农产品被认定不合格。此外,国外进口检验检疫部门配置了高精尖的设备,开放的农业生产环境中,即使是轻微的污染也会被这些仪器检出,让食品出口企业感到无可奈何。
    
其次,目前国外农产品技术标准不统一,出口企业感到适应困难。目前,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准,标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让出口企业感到适应困难。许多国家的进口标准调整得很频繁,增大了我出口企业适应其标准的难度。同时,国外零售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各有各的标准,难以统一,企业无所适从。
    
第三,出于选票的考虑,国外不仅常常实施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而且,国外农产品技术壁垒实施的成本低、风险小。
    
加强行业自律

因此,为加强食土行业进一步做好出口食品质量促进工作,杨胜军表示,商会将继续加强对日本、韩国等重点市场的宣传工作,重树中国食品的正面形象。加强对行业食品安全的风险分析,加强对重点商品和重点市场的调研,食品安全的预警机制和预先防范机制;继续推进食品出口标准化基地和出口质量服务平台的建设;继续引导企业开展绿色生产和绿色营销;继续完善行业自律,继续探索在出口食品企业中实现出口资质管理和建立出口信用体系;加强SPS的研究和有关工作,加强行业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的能力。探索建立行业基金和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加强出口质量促进工作。

热盼《食品安全法》颁布

“《食品安全法》出台将会进一步增强中国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的法律意识,用法律约束企业的行为,安全的、合格的食品市场将会健康稳定地发展。”采访中许多食品企业向记者表示热切盼望《食品安全法》的出台。
    
据悉,有望于2008年底以前颁布施行的《食品安全法》,将着重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6个方面加以规定,同时,地方政府负监管总责、食品违法假一罚十、违法行为处罚标准提到10倍至20倍等刚性标准,都将成为强化食品企业社会责任、遏制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崭新亮点。不过也有专家认为,仅靠一部《食品安全法》并不能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所有问题,当务之急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深入持久的综合治理行动。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

地址:汕头市龙湖区珠城路28号国瑞会展中心1幢1605室

电话:(+86754)87223298

传真:(+86754)87223211     电子邮箱:stccie@126.com  粤ICP备19138642号

技术支持:Micronet微网      管理员入口

  • 手机版

  • APP版

版权所有:汕头市进出口商会  粤公网安备  44050702000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