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家上市企业中17家为民营企业,近50家上市后备资源中,大多数是具有较好基础,在行业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高成长性民营企业。据统计,去年全市民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710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四分之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总产值1169.76亿元,比增17.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2%。民营企业成为了汕头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并为全市创造了四分之三的就业岗位,托起了汕头品牌经济大厦。
汕头民营中小企业获得长足的发展,得益于特区开风气之先,有赖于民营企业家勇于创业,精心经营,也是我市高度重视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结果。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纷纷推出服务新举措,为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去年8月份,我市全面开展“百人服务团”服务企业活动,深入了解全市工业企业、商贸业、农业、建筑业等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一批企业的“用地难”、“融资难”、“用工难”等问题,以实际行动服务企业。在开展活动的半年多时间里,我市动用上千名党政干部,服务468家企业,被服务企业较为满意,广大民营中小企业倍受鼓舞。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品牌企业才能站稳脚跟,脱颖而出。为了推动民营中小企业产品树立品牌意识,我市制定奖励办法、出台优惠政策,全方位为民营企业争创名牌做好服务。截至今年年初,全市10家中国名牌企业和15家中国驰名商标企业均为民营企业,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民营占90%以上。全国玩具行业仅有的两个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全省可记录光盘名牌产品均是汕头民营中小企业,初步形成了“汕头制造”乃至“汕头创造”的品牌效应。
科技是一个产品、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市出台了《汕头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市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不少于3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市科技部门在组织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工作中,注重发挥创新基金在转化科技成果方面的作用,积极引导市内外科技成果特别是产、学、研合作项目与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各类型的企业进行对接,为国家创新基金提供良好的项目源。
我市还立足地方经济特色,推动民营企业上市,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为调动民营企业上市积极性,我市对完成辅导验收的企业奖励50万元,对挂牌上市的企业奖励100万元;各区县在市政府奖励的基础上,对完成辅导验收和实现上市的企业,分别给予30万至100万元的奖励。为做好企业上市培育推动工作,我市与深交所签订了《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备忘录》,挖掘上市资源,多次联合省金融办、证监局、深交所和国内知名中介机构共同举办拟上市企业研讨会和市场推介活动。加强沟通联系,与广东证监局签订了《推动资本市场对外规范发展合作备忘录》,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支持,为企业加快上市创造了有利条件。
(消息来源:汕头日报)
地址:汕头市龙湖区珠城路28号国瑞会展中心1幢1605室
电话:(+86754)87223298
传真:(+86754)87223211 电子邮箱:stccie@126.com 粤ICP备19138642号
技术支持:Micronet微网 管理员入口
手机版
APP版
版权所有:汕头市进出口商会 粤公网安备 44050702000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