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更多的内地企业来香港发展,相信香港将成为内地企业‘走出去’的一个良好据点和迈向国际市场的上佳练兵场。”在第15届投洽会期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助理署长邓仲敏对记者说。
今年是香港投资推广署参加投洽会的第十个年头,邓仲敏表示,多年以来,投洽会是香港和内地企业获取资讯及商机、增进了解的良好平台,投资推广署非常重视并抱以很大期望。这一次,他们的重要目的就是将“十二五”规划之下香港的新角色作出诠释。
为什么是香港
邓仲敏对于香港成为内地企业走向国际的立足点的信心来自于香港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与投资优势。她向记者总结了3点,首先是香港拥有开放、成熟的经济体系,金融市场稳定、管理规范,透明度高,并且完全符合国际标准。如果内地的企业需要融资,香港能够为其提供良好的平台和财政上的支援。其次,香港拥有非常广阔的国际网络,可以协助内地企业更好发挥市场推广的能力,与国际接轨。再次,则是香港的专业服务。邓仲敏说:“2010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里面,服务业占了93%,而内地的服务业仅占生产总值的43%。相对内地而言,香港的服务业非常强大。如建筑、会计、设计、管理咨询、仲裁、金融服务方面都可以配合企业走出国内、建立更广阔世界市场的需求。”“另外,香港本身的科研能力很强,同时香港和深圳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企业可以利用深圳强大的制造能力和香港本土的科研能力将两者结合,打造企业的发展基地,这是一个‘深港创新圈’的计划。未来,通过香港和内地的合作能够更好地提升珠三角制造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实力。”邓仲敏说,美国的杜邦公司就率先在香港设立研发中心,将制造中心设在了深圳。
半个多月以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香港举行的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上表示,将推动内地与香港企业联合“走出去”,并发挥香港在粤港澳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对此,邓仲敏认为,香港和广东有着很强的互补性,香港可以通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内地的制造实力相结合,发挥联合优势,与广州、深圳等地携手建设更具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先进的制造业、服务业基地。
帮助内地企业跳脱瓶颈
“内地的市场非常重要,从2008年开始,投资推广署协助的企业中,最大的单一来源市场就是内地。2010年,我们总共协助了284个企业到香港开业,其中有52个企业来自内地。”邓仲敏说。
根据她的经验,内地企业“走出去”面临的瓶颈主要有筹资不容易、市场网络不够广大、对国际商贸中的管理和法规认识不足等。
邓仲敏称,在帮助企业应对这些不足方面,香港可以发挥金融市场的实力,通过成熟的市场在融资方面提供协助,例如以集资、上市、信贷以及利用在香港很活跃的私募基金,内地企业可以比较容易地进行融资。“今年7月在香港上市的企业有1463家,616家是内地企业,数量上占42%,市值占56%,是很高的比例。”邓仲敏说,“另外,在‘十二五’规划中,香港将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不断完善人民币业务,为协助中国内地推动金融体系现代化作出贡献。”“香港有亚洲会展之都的美誉,企业在这里可以接触到世界各地的客商。香港能提供合国际规范的会计和法律服务,有利于企业在走入国际市场中降低风险。”邓仲敏介绍说。另外,在往年强调金融优势的同时,此次投资推广署首次提出了香港创意优势的新亮点,希望凭借香港的设计创意实力,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包装、创新和建立品牌,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转变。
据了解,过去几年,已有来自内地的金蝶软件、同仁堂、水晶石等多家企业在香港设立了地区总部或研发中心,利用香港的各项优势提升研发能力和产品水准,投入国际市场的海洋中劈波斩浪。
(来消息源:国际商报)
地址:汕头市龙湖区珠城路28号国瑞会展中心1幢1605室
电话:(+86754)87223298
传真:(+86754)87223211 电子邮箱:stccie@126.com 粤ICP备19138642号
技术支持:Micronet微网 管理员入口
手机版
APP版
版权所有:汕头市进出口商会 粤公网安备 44050702000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