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自贸区 东盟成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各省争做东盟生意 广东借“泛珠合作”抢先机
日前,中国正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一时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而许多人并未注意到的是,在中国的贸易体系中,日本的位置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动下,东盟已于今年1月超过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而随着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的不断升温,中国各个省市也争相与东盟建立联系,毗邻各省纷纷发力重点城市建设,意在打造东盟门户,而珠三角与长三角等地也纷纷利用与东盟的贸易互补性,大力盘活这一贸易增量。业内专家认为,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效应的不断显现,各地与东盟间的合作内涵将日益丰富,广东只要利用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以下简称“泛珠合作框架”),便可在与东盟的合作过程中占得先机。
中国—东盟自贸区含金量逐渐显现
毗邻各省争相打造东盟门户
海关总署的信息显示,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运行,今年1月份,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288.9亿美元,增长34.5%,一举超过中日双边贸易总值——— 278.4亿美元。这也帮助东盟超越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与东盟间的进出口呈现同步上升之势,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我国与东盟各国间贸易的互补性。今年1月 ,我 国 对 东 盟 出 口133.6亿美元,增长26.7%;自东盟进口155.3亿美元,增长41.9%;对东盟贸易逆差21.7亿美元,同比增加4.4倍。
眼看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含金量逐渐显现,毗邻的广西、云南两省纷纷凭借近水楼台的优势不断发力,志在将省内的重点城市打造成为东盟门户。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就于近日宣布“十二五”期间将力促城镇化跨越式发展,拟用3至5年时间,将广西首府南宁市建设成为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300万人的超大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高雄表示:“要将南宁建成面向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完善中国—东盟合作交流平台,初步形成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重要的总部基地。”
而其中交通环境的改善是一大重点。当地政府明确表示要积极推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要加快南宁吴圩机场扩建工程建设,增加航班线路与密度,成为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机场。”目前,这一枢纽空港建设的重要一步也已迈出。2月14日,南航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十二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南航将加大对广西市场的运力投入,力争“十二五”期间投放广西的飞机数量实现翻番。
南航集团公司总经理、股份公司董事长司献民表示:“南航与广西合作共赢的态势初步展现。‘十二五’期间,自治区政府放眼东盟,打造南宁门户枢纽的战略举措,与南航加快推进国际化的转型思路不谋而合。”据他介绍,未来几年南航将逐年加大运力投入,适时开辟东盟航线,继续加密国内航线,与自治区政府合作共同把南宁机场打造成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将桂林机场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旅游机场。
与此同时,同样“近水楼台”的云南省也开始借助泛亚铁路的建设,将自己打造成为东盟桥头堡。2011年上半年,泛亚高速铁路建设规划已得到老挝、缅甸、泰国等各国政府认可,建设进度有望进一步加快。根据中国政府规划,该条泛亚高铁分为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均从昆明出发,东线经河口穿过越南,中线经磨憨穿过老挝,西线经瑞丽穿过缅甸,再经泰国、马来西亚,最终到达新加坡。这三条线路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均纳入了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国信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林松立在对昆明进行多次调研后指出,“昆明虽处中国西南边陲,但由这里飞往亚洲任何地方都不超过5小时。”从国际对外开放环境看,昆明通往印度洋所辐射的区域是南亚、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这条东南亚通道将成为最有潜力、价值最大的国际通道。相对于东北、西北几个类似的桥头堡,其所辐射的外围腹地经济更为活跃。”
占据制造业先发优势
广东借“泛珠”框架深化与东盟合作
相比于毗邻各省充分的地缘优势,其他地区也在纷纷寻找与东盟合作的切入点。据海关统计,2010年前11个月,广东省对东盟贸易进出口总额为724.7亿美元,大幅增长29.5%。广东省对东盟贸易进出口总值、进口总值、出口总值均居全国第一。
海关广东分署副主任赵民指出,广东与东盟国家的经贸互补性非常明确。广东向东盟各国进口的主要商品有机电产品、集成电路、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农产品、成品油等;出口的主要商品有机电产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以及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
而据广东外经贸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广东省对东盟的出口年均增长达22.0%,远高于全省平均增速,进口也是逐年增长,1月份的海关数据中,广东自东盟进口增速高达44.2%。赵民介绍道,广东省内海关部门将全力支持与东盟的战略合作,建立大型项目建设跟踪服务机制。
谈到如何深化与东盟的合作时,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秘书长刘继森向记者表示:“其实我们本身有一个强有力的平台,那就是泛珠合作框架。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山东、上海等地也开始重视与东盟的贸易,我们已经占到先机,下一步就是要看如何进一步挖掘这个平台的作用。”
在本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与广西党政代表团进行座谈时就明确指出:“希望双方联手抓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宽广的胸怀、更加务实的举措,依托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珠—环珠合作平台作用,创新合作形式,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齐心协力促进省区合作再上新台阶。”
“只要广东结合好自己的制造业先发优势,我们就能在与东盟合作的过程中,找到更多的契合点,实现多维度发展。”在刘继森看来,在推进泛珠三角合作的过程中,广东所能获得的成长将更加全面。
广东省外经贸发展“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中也为广东与东盟的合作给出了系统的“蓝图”:“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与东盟战略合作的指导意见》,推动优势企业参与东盟经济建设,加大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在东盟建成若干个自主品牌生产基地和广东商品营销中心,带动我省优势产品出口,积极进口农产品、水果、煤炭等资源能源型产品,推进我省企业投资东盟,重点发展加工贸易、资源开发和农业合作。同时,吸引东盟投资我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
(消息来源:南方日报)
地址:汕头市龙湖区珠城路28号国瑞会展中心1幢1605室
电话:(+86754)87223298
传真:(+86754)87223211 电子邮箱:stccie@126.com 粤ICP备19138642号
技术支持:Micronet微网 管理员入口
手机版
APP版
版权所有:汕头市进出口商会 粤公网安备 44050702000262号